人体最适宜的温度是19-24℃。
舒适温度,是指某一环境在给定人体活动量、衣着热阻值及环境温度的条件下满足舒适要求的当量温度,亦即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
根据国内外的实验,夏季,人们感到最舒适的气温是19—24℃,冬季是17—22℃。人体总要保持体温恒定。当环境温度超过舒适温度的上限时,人们便感到热,若超过 37℃时就感到酷热,一般人们能够忍受的温度上限是52℃。
相反,当环境温度低于舒适温度下限时,人就感到凉、冷;若低于0℃,就感到严寒。对于一般从事室外活动衣着合适的人,能够忍受的温度下限约为零下34℃。
扩展资料:
人体最喜欢的8个温度
一、最佳体温:37℃
人体正常体温是37℃,一般认为,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40℃为高热。
二、最佳饮水温度:35~38℃
研究证实,长期饮用高于68.8℃的热茶,食道癌风险会增加8倍;总喝烫水则会损伤口腔黏膜和牙釉质。
三、最佳吃饭温度:35~50℃
吃过热食物会破坏口腔唾液酶,影响消化;还会损坏食道黏膜,诱发癌变。吃寒食则有可能会诱发慢性胃腹痛、腹泻、营养不良等。
四、最佳洗澡、洗头温度:36~40℃
洗澡水过热会破坏皮肤保护层,过冷容易感冒。用太热的水洗头头皮易发痒;冷水刺激则会影响血压,久洗还会头痛。
五、最佳洗脸温度:20~38℃
水温过热,面部皮肤容易发干,出现细纹。水温低于20℃,虽对皮肤有收敛作用,但容易使肤色变得苍白,弹性减弱。
六、最佳泡脚水温:38~43℃
脚部温度是人体中最低的,热水泡脚可促使下肢血管扩张,缓解疲劳,利于睡眠。
七、最佳睡眠室温:20℃
室温高于24℃,睡眠会变浅,翻身次数会增多;室温低于18℃,人也不容易熟睡。
八、最适宜人入睡的被窝温度在32~34℃左右。
在冬季里,一般室内被窝的温度都远低于体温,在睡前应采取适当的预热措施,以免人体在接触被窝后的一段时间内,皮肤受到寒冷的刺激,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影响入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舒适温度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体最喜欢的8个温度,注重养生的你应该知道
季节的不同,人感到最舒服的体感温度也有所不同,夏季的时候,人们感到最舒适的气温是19℃至24℃,冬季的时候,人们感到最舒适的气温是17℃至22℃。
当环境温度超过舒适温度的上限时,人们便感到热,若超过 37℃时就感到酷热,一般人们能够忍受的温度上限是52℃。相反,当环境温度低于舒适温度下限时,人就感到凉、冷;若低于0℃,就感到严寒。对于一般从事室外活动衣着合适的人,能够忍受的温度下限约为零下34℃。
影响人体舒适温度的因素:
一、基本因素
决定人体热舒适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因素,最主要的有6个:
1、生理代谢率;2、服装热阻;3、空气干球温度;4、环境辐射温度;5、风速,6、空气湿度。
现有的热舒适模型几乎都是基于以上6个基本变量判断人体热舒适。
二、其他次要因素
还有一些因素普遍被人们认为会影响人的热舒适,包括年龄、性别、季节、人种等。但是,西方学者研究表明:包括年龄、性别、季节、人种等在内的一些因素实际上不会对人体热舒适产生明显影响。
天气太冷了,人体容易生病,太热了,身体又会不适。吃饭、喝水也是如此,太热易烫伤,太冷又吃不下、喝不下。那么什么样的温度才更健康舒适呢?
舒适温度
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与季节有关,冬季为17-22℃,夏季则为19-24℃,这种条件下,包括衣物的保暖作用,人体可以保持体温的恒定。当低于0℃时人体感受到的是严寒,高于37℃时,人体感受到酷热。
睡眠温度
睡眠时候,室内温度在20-23℃时,人体感觉最舒适。而被窝内温度在32-34℃时,人体最容易入睡。而室内温度或被窝温度降低,则感觉到寒冷,推迟入睡时间与睡眠浅。温度升高则易踢被子、烦躁。
喝水温度
喝水时候,最接近体温的温度,即35-38℃,此时的水温最舒适。高于50℃则容易烫伤口腔、食管与胃壁粘膜。18-35℃时候,感觉凉爽,但不适合冬季饮用。
吃饭温度
食物温度最好在35-40℃,温度过高烫伤娇嫩的粘膜,温度降低,影响食物口感、味道。食物温度高于50℃同样会出现烫伤。
牙齿喜欢的温度
刷牙要用冷水,这是一个误区。35℃左右的水温,牙龈、口腔感觉更舒适,同时有利于清洁口腔中的残渣、细菌。冬季用太冷的水刷牙,对牙龈刺激大,长期牙龈萎缩、牙齿松动。
双手喜欢的温度
双手的皮肤温度为30℃左右,此时最舒适。但是双手因为经常暴露在外,角质层厚,对冷热敏感性低于身体其他部位。利用双手来试水温,并不是十分准确。用肘部试洗澡水温度,更科学。
双脚的温度
双脚处于人体的末肢,冬季血液循环较差,一般27℃左右时感觉最舒适。泡脚则不同,为了提高末肢的血液循环,水温38-42℃为宜。另外,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下肢偏瘫人群,对水温反应比较迟钝,泡脚水温切记好控制好,避免烫伤。
洗脸温度
脸,同样对冷热敏感性低于身体其他部位,洗澡水的温度,对脸来说有点太高,最好是20-37℃的水,可去污、去油脂、打开毛孔,以及舒缓收缩的皮肤血管。另外,冬季冻伤后不宜浸泡热水,应采用搓揉方式促进血液循环。
洗澡温度
冬、夏季节,洗澡水温度有所不同,总体在37-42℃之间,但夏季外界气温高,洗澡水略低更舒适,冬季外界气温低,水散热快,比体温高3℃,更舒适。但儿童皮肤娇嫩,水温要尽量接近体温,不能高或低。
除了温度影响人体的舒适度与健康,湿度对人体也有着影响,冬季湿度小,空气干燥易引起呼吸道粘膜感染,即容易感冒、咳嗽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21~24℃,产生冷感的温度:14℃防暑降温的标志:最高气温达到33℃。
酷暑的标志:最高气温达到30℃,连续三天以上最高气温在28、9度,也会觉得酷热难耐,数九隆冬的标志:最低气温达到-30℃,连续三天以上最高气温在-16~-18℃,也会觉得很冷。
相关说明
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是在观测场中离地面1.5米高的百叶箱中的温度表上测得的,由于温度表保持了良好的通风性并避免了阳光直接照射,因而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和我们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
空气温度记录可以表征一个地方的热状况特征,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国防、经济建设的应用上都是不可缺少的。气温是地面气象观测中的所要测定的常规要素之一。气温有定时气温(基本站每日观测4次,分别为02、08、14、20四个时次;部分测站根据实际情况,一天观测3次,分别为08、14、20三个时次。基准站每日观测24次),日最高、日最低气温。
舒适温度是指某一环境在给定人体活动量、衣着热阻值及环境温度的条件下满足舒适要求的当量温度.舒适温度是人体感觉最舒适,人体表面热负荷为零时根据范格热方程计算出气流精致的均匀空间温度.舒适温度值也可在设定人体活动量、衣着与环境蒸汽分压力后用热舒适仪直接显示.
根据国内外的实验,夏季,人们感到最舒适的气温是19—24℃,冬季是17—22℃.人体总要保持体温恒定.当环境温度超过舒适温度的上限时,人们便感到热,若超过 37℃时就感到酷热,一般人们能够忍受的温度上限是52℃.相反,当环境温度低于舒适温度下限时,人就感到凉、冷;若低于0℃,就感到严寒.对于一般从事室外活动衣着合适的人,能够忍受的温度下限约为零下34℃.
上一篇:一个竖的标志是什么车
下一篇:装修贷需要哪些条件
发表评论